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院校教学改革途径探析
(本文作者为淄博职业学院公共事业系思想道德教育教学部 马英姿)
摘 要: 由于新时期高新技术的发展和现代社会人才的竞争,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院校的责任是为企业输送具有创新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的高质量专门人才。本文针对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诸如转变教育理念、构建复合型课程体系、调整评价体系、营造教育氛围以及校企联合办学等方法推动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提高,为改革高职院校教育创新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新能力;课程体系;评价体系;校企联合

引言

由于历史的原因,职业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存在着较大的误区,职业学校面临着巨大的招生和就业压力[1]。高职院校生源质量的日益降低和社会对人才的高要求之间的巨大反差要求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应高度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否则高职院校的发展难以为继。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是个人问题,面对新世纪的挑战,只有构建起有利于培养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才能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使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真正成为“人力资源强国”。因此研究和探索高职院校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性能力的策略,成为当今教育的热点问题[2,3]
1 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存在的问题
1.1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知识的传授只是高职教育的一个基本手段,不是高职教育的全部。传统的高职教育的实施主要是通过各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的传授,教育方式仅停留在知识的识记的层面,忽视了知识的内化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尤其是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没有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单一被动地接受知识造成许多学生疏于思考,缺乏主动学习和思考的动力,思维做事缺乏能动性和行动力,眼高手低者多,扎实学习者少,缺乏自我分析辩驳能力,因此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
1.2 课程体系构建合理性需要完善
高职院校所培养的学生是面向企业基层的应用型人才。而创新能力来源于宽厚的基础知识和良好的个人素质,仅仅掌握单一的专业知识是很难做到的。因此,加强高职院校教育的内涵更新和外延拓展即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非常重要[4]
1.3 考试方式缺乏灵活性
目前高职院校的考试方式仍以书面答卷为主,主要考核掌握书本知识的程度,缺乏对实践环节的考核,而以分数为主要参考依据的奖学金制度容易造成学生片面追求高分的趋势,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和社会需求脱节[5,6]。单纯依靠书本知识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实践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土壤,要想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必须从根本上扭转现行的考试方式。
2 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
针对高职院校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解决途径:
2.1 转变教育理念,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具体化和深入化,目的是以加强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创新教育理念不只是针对学生,更是针对高职院校、教师和管理干部。首先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中不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价值观和人才观,转向以培养创新人才为核心目标的培养方式,改变过去传道授业解惑为主的教育模式,转向培养学生会学习、主动学习和创造性学习为主的教育方式,构建创新型教育体系,并将创新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落实到每个教学环节[7]
其次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学习方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作用,使单向被动的学习方式改为双向互动的学习方式,致力于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8]。教学方式改灌输式为启发诱导,使学生在学习中由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探索者,教师不仅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如何学习,尝试多种课堂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尊重学生个性,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最重要的是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创新思想和创新意识,目前担任高职院校教师的人员大部分是传统型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他们所接受的教育是“填鸭”式教育,因此要想培养出具有创新型思维的新型人才,必须首先提高教师的创新意识,师生共同营造一个自由的思维空间,打破常规,勇于超越,将各种不同的思维方式融会贯通,形成一种创新性思维,只有具有创新性思维才能具备创新能力,从而推动创新性教育的发展。
2.2 构建多元化的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应与企业科技发展趋势紧密结合,所谓多元化课程体系,是指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大范围课程和核心课程、必修课和选修课互相关联和渗透的课程体系[9]。在多元化课程体系中,各种课程内容的更新以及不同课程之间的交叉使学生切身体会到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新欲望。
其次,加强自然科学课程、社会科学课程和人文科学课程之间的相互渗透和融会贯通。人的创新能力不仅取决于科学知识和科学思维,也受情商和人文精神的制约。因此,创新人才不但要拥有坚实的科学知识和正确的科学思维外,更应具备远大的理想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勤奋努力的精神和百折不挠的意志,这样,才能培养出既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又具备健康的创新品格的杰出人才。
2.3 调整高职院校教育评价体系
我国高职院校大多数是通过职业大学、成人高校和高等专科学校改革或者在国家级重点中专里办高职班作为补充(即三改一补)发展起来的,专业课和实习指导教师不但数量不足,质量也较差,中青年教师普遍缺乏实践经验,不少教师多年沿用同一本教案,循规蹈矩,很难适应创新教育的需要。因此,建设一支数量适宜、结构合理具有现代教育水准的高素质教育队伍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当务之急。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评价是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和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评价不是为了证明哪个教师不合格,而是为了改进和提高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而且这样的评价要常态化,必须持之以恒坚持下去才能见成效。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活动必须要体现“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质量观,对照目标、标准教学工作进行测度和判断。评价体系不仅要针对教师,也要针对学生。这是因为而用人单位不仅要求学生能承担企业的生产任务,还要求学生必须有一定的创新能力,这样才能使企业的发展有后劲,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在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中还应考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发展,可采取全体教学管理人员、教师、学生参与的对教学全过程进行的评价,以及参考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评价来确定教师的创新性教学成果。
对于学生来说,高职院校的考试可以实行知识与能力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重点测试学生理解、掌握、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可以采取书面答卷、实习报告、作品展示、社会调查报告等相结合的方式,做到既考知识,又考能力和综合素质,以促进大学生积极主动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2.4 营造创新型校园教育环境
高职院校在考虑培养目标时,不能单纯地把受学生简单地视为“教育对象”,而应当把受教育者当作发展主体。教育工作应该从传统的教育、管理向引导、咨询、服务转变;从单一的管理体制向复杂的网络化方向发展。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精心设计,着力构建一种适合大学生成才的校园文化环境和学术氛围。针对学生的求新、求异心理,发展每个学生的特长。大力开展各种社团活动,提高学生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参与意识。在整体环境熏陶下,让学生在活动中长见识、增才干,培养创新精神。高职院校在改革课程体系和内容的同时,还应高度重视学生的课外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志愿者服务,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并将其纳入学校素质教育的大系统之中。
2.5 校企联合办学,拓展创新空间
高职院校是为企业输送人才的办学主体,企业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力量。校企合作办学是职业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10]。主要可以采取以下方式进行联合办学:
 (1)“订单”式培养
企业参与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以岗位需求为依托,有针对性地培养企业需要的毕业生。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既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又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治理流程,具有较强的岗位针对性。这种办学模式适用于众多的高职院校,非常受企业欢迎,实现了企业-学校面对面的“零”距离就业。
(2)校企合编培训教材
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企业不仅参与研究和制定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而且参与实施完成培养任务,包括联合开发新产品,指导毕业生搞项目设计等。这种合作加快了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速度,有利于高职毕业生就业率的提高,对高职院校来说可以起到广告示范效应,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这种办学模式适用于专业性强、加工工艺复杂、技术含金量高的工种。这种模式可以有效解决目前普遍存在的企业技术型人才的缺乏问题,校企双方互利互惠。
(3)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拓展创新空间
企业为学生提供相关实训基地和岗位,学校聘企业的优秀员工作为指导教师。整个学习过程分离为学习和实习交替进行的过程,这种交替学习模式目前受到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的欢迎,高职院校通过建立多种形式的实习基地,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社会,拓展创新空间。
(4)企业资金注入,校企利益共享
院校和企业捆绑在一起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共同培养所需人才,企业以资金、设备、场地、技术、等多种形式向高职院校注入股份,承担决策、计划、组织、协调等治理职能。企业以股东的身份参与办学的过程,分享办学收益。这种合作模式既能解决目前高职院校资金短缺问题,还很好地解决了实验实习场地缺乏等问题,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目的性,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创新性和主动性。
大学生是知识创新的主力军,也是技术创新的生力军,他们的创新能力将会直接带动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率和信任度取决于人才的适应性和创新性,高职院校只有在办学理念、管理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不断改进,才能培养出企业急需的创新性人才,总之,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队伍,必须解决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问题。高职院校应该通过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策略,把学生培养成为能够适应未来社会激烈竞争并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这是新时期高职院校的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 李勤. 注重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应用和创新能力 培养新型实用型人才[J]. 成人教育. 2010(3): 84-85.
[2] 汤明. 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探析[J]. 成人教育. 2010(3): 66-67.
[3] 周标,楼晓. 高职学生技术创新能力培养探析[J]. 职业技术教育. 2008(7): 40-42.
[4] 韩振华,温静. 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 中国成人教育. 2010(11): 77-78.
[5] 李艳坡,范海荣,何尚琴,等. 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J]. 中国成人教育. 2010(16): 29-31.
[6] 杭国英,平若媛,龙阳. 论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教育研究. 2008(10): 82-86.
[7] 韩亚斌. 提高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J]. 职业技术. 2009(5): 71.
[8] 谢正宇,金辉. 浅论高校课堂教学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08(4): 174.
[9] 王超,马立丽. 试析当代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策略[J]. 科技创新导报. 2008(8): 233.
[10] 孙兵. 基于校企协同的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J].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10(6): 651-653.

电话:0533-2342189/邮编:255314/地址:山东省淄博新区联通路西首
Copyright 2017, 版权所有 淄博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鲁ICP备05024484号